在當今永續相關報告(ESG報告書、TCFD報告書、TNFD報告書等)朝向標準化與財務化邁進的時代,企業揭露不再只是道德選擇,而是與金融穩定與系統性風險緊密的策略考量。隨著 TCFD 與 TNFD 以風險治理的角度陸續將氣候與自然議題納入企業營運決策,2024 年9月 TISFD (不平等與社會相關揭露,Taskforce on Inequality and Social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)小組的正式成立,象徵「社會議題」也正被納入系統性風險架構。
本文彙整TISFD出版的《Proposed Technical Scope》(2025年3月出版)及 《People in Scope》(2024年10月出版)兩本報告書,帶您深度掌握 TISFD 小組的核心理念。
TISFD 在《Proposed Technical Scope》中明確指出:企業對人的影響(Impact)與依賴(Dependency),不僅涉及人權與道德,更是財務
風險的早期信號。
社會議題的影響與依賴不僅會構成個體企業的非系統性風險(idiosyncratic risk),更可能累積為整體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(system-level risk)。這個觀點將改變永續揭露的邏輯起點。圖 1 清楚描繪企業對人的影響與依賴如何沿著路徑傳導至非系統性風險(idiosyncratic risk)與系統風險(system-level risk)。

圖 1、 從影響、依賴到風險與機會的交互關係圖(SFIm 團隊翻譯彙整)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報告以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影響和依賴關係,說明如何兩者的互動導致財務風險和機會。圖2 以投資者鼓勵企業支付員工生活工資(living wage)為其中一個案例,說明社會議題揭露不只是揭露風險,更是解構價值創造的機制。
這是一條由「人」為起點,穿越企業內部與公共制度,最終回饋至整體市場韌性的路徑。

圖2、支付生活工資的影響-依賴-風險傳導路徑圖(SFIm團隊翻譯彙整)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TISFD 在《Proposed Technical Scope》中聚焦「People, Nature and Climate」三者的交互風險,主張氣候變遷與自然流失若未被公平治理,將放大既有的不平等:
- 綠色轉型若缺乏社會的公正轉型,會加劇就業結構崩壞與技能落差。
- 劃設自然保護區若未納入社區參與,可能造成土地剝奪的負面影響。
- 氣候調適的資源(如:氣候保險、基礎建設等)分配不均,將擴大性別、收入群體的風險承擔不對等
在《People in Scope》報告書中,圖3 說明企業與金融機構在營運過程中,如何透過對「人」的依賴與影響,進一步連動整體經濟、社會與自然系統的風險與機會。圖中亦指出不平等的影響不會停留於企業內部,而會回饋至整體市場環境,對公共制度與自然資本產生連鎖效應。

圖3、不平等和社會相關影響、依賴關係、風險與機會圖(SFIm團隊翻譯彙整)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從TNFD到TISFD,依賴與影響兩個元素已成為永續相關揭露的核心因子,企業應辨識自身對環境、社會及經濟的依賴與影響關係,可以有效地將許多抽象且模糊的議題具體化呈現,並轉化為具體的財務風險與機會,最佳化資源配置並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。
TNFD於治理章節建議企業回應原住民及當地社區等 “以人為本” 相關議題,我們可以導入TISFD架構提供更完整的傳導路徑。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儘管社會議題長期以來被視為模糊、不易量化或僅與道德責任相關,但社會不平等與金融風險之間的關聯,已成為當代市場穩定性的關鍵課題。TISFD小組的成立,透過建構與氣候(TCFD)、自然(TNFD)一致的揭露框架,補足揭露制度中「以人為本」的缺口。企業與金融機構需要從模糊的社會目標,轉向對「人的結果」進行具體、可衡量的改善。不平等所帶來的衝擊不僅限於個體,更會累積成系統性風險,侵蝕人力資本、降低社會信任、引發政治不穩,最終回饋至整體市場環境,對公共制度與自然資本產生連鎖效應。
SFIm將持續追蹤TISFD小組的揭露建議與報告,
隨時更新進程並建構揭露與評估方法學,提供讀者第一手資訊,並協助企業做好因應的準備 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