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說明公司對於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可採取之辨認、評估、排序及監控流程;以及如何將該等流程整合至公司整體風險管理流程中。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-
指引提出風險管理之架構,用以辨認、評估、排序以及監控氣候相關之風險與機會流程
-
實務指引提出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辨認與評估之流程圖 (圖3)。大致分為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辨認、評估、排序及監控與改善流程,分述如下:
-
辨認:初步辨認氣候風險與機會,訂定未來氣候情境,進一步辨認與完善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清單。
-
評估:考量風險與機會之性質,及該等風險與機會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。
-
排序:排序風險與機會,擬定因應對策。
-
監控與改善:監控治理,持續改善。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看完上面的重點整理,是不是覺得IFRS S2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?其實掌握了核心概念,就能事半功倍!
SFIm建議企業可以先建立
風險管理面的辨認、評估、排序、監控四步驟流程,並整合到現有風險管理體系中。有了完整的風險管理架構後,再進行
策略面的規劃,這個順序調整也是在證交所發布之
鋼鐵製造業簡易版範例所提出之架構。能讓企業更精準地制定因應策略,並讓整體邏輯更為順暢。
# 延伸內容:(範例篇)助力企業接軌國際,證券所發布IFRS S2實務指引及簡易版範例,SFim的觀點與重點整理
距離2027年申報只剩不到兩年,雖然是分階段進行揭露要求,但SFIm認為每個企業都必須提前做好回應準備,同時掌握企業自身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。
Empty space, drag to resize
本文雖然聚焦於策略面與風險管理面的深度解析,但企業在實務操作時不能忽略IFRS S2的其他兩大面向:治理面與指標與目標面。四大面向環環相扣,唯有全面掌握,才能建立完整的氣候相關揭露體系。策略面與風險管理面是企業最容易遇到困難的部分,但治理架構的建立與量化指標的設定同樣攸關成敗。下一篇範例篇將用 [
鋼鐵製造業簡易版範例] 的重點整理帶大家瞭解IFRS S2的具體揭露內容與回應重點。
距離2027年申報期限時間緊迫,企業應立即開始全面性的準備工作。氣候變遷已成為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,那些能夠提早行動、深度思考並建立完善揭露機制的企業,將在永續發展的競賽中取得先機,創造長期價值並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。